所謂的 Whirlpool
離瀑布下游不遠
是一個地理奇觀
而且不是很大
一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幾年前路過
一直很喜歡
跟據電影所說
在這裡尼加拉瓜河碰到一個較軟的地層
很快的就把它侵蝕掉
過程可能只有幾天
甚至只有幾個小時
以地質變化來說
這真是太神奇了
據說大峽谷也是在短時間裡形成的
地球真的很好玩
#1 整體就是這樣子
這是在賣店的後面拍的
他們真的佔盡地利
蓋了一個小小的觀景臺
不用買東西也可以去
這氣度令人佩服
不過我們還是買了些楓糖餅干跟糖果
很實在不好吃就是了
#2 對岸的峭壁
#3 上次是從對岸看的
#4 這纜車沒坐過
下次一定要試試
#5
#6 這纜車兩端都在加拿大這邊
#7
#8
#9
#10
#11
#12
Tuesday, August 31, 2010
Sunday, August 29, 2010
Saturday, August 28, 2010
跟颱風一樣的 Maid of the Mist
搭 Maid of the Mist 到瀑布下面
感受水的衝擊
應該是大家都很期待的
瀑布的水往下沖
因摩擦力
帶著空氣一起下去
空氣到了水裡後
又要浮起來
跟後面的水跟空氣撞在一起
這樣上下交錯亂竄的現象
其實在我們家裡的水龍頭下
一天到晚都在發生
可是水龍頭的水量怎麼跟尼加拉瓜瀑布比﹖
所以這個現象我們很少經歷過
很難形容
但淑玲說跟颱風一樣
我覺得這非常貼切
#1 在岸邊隨時會看到船在下面跑來跑去
因為二十分鐘就一班了
#2 加拿大邊的登船點
#3
#4 美國邊的登船點
早上人還不多
船沒坐滿
#5
#6 靠近第一個瀑布(美國瀑布)時還不太精彩
因為底下都是亂石
船靠近不得
但大家就開始興奮了
我們上船時排在比較後面
一上船比較靈光的人就往瀑布那邊擠
等我會過意來
已經來不及了
只好站在離瀑布較遠那邊
正在想說怎麼辦
Elissa 說沒關係
等回程時我們就靠瀑布了
這是這趟旅程另一個令我高興的地方
Elissa 有開始在思考了
#7
#8 擦身而過在回程的姐妹船
#9
#10 開始熱鬧了
#11
#12 確實是狂風暴雨
#13 跟滾水一樣
#14
#15 就是為這個買的防水相機
#16 這台鏡頭太大
不像是防水的
但也豁出去了
#17 掉頭了
果然換我們靠瀑布這邊了
#18
#19 瞬然由狂烈變成平靜
#20
#21
#22 又是一船要去玩水的人
#23
感受水的衝擊
應該是大家都很期待的
瀑布的水往下沖
因摩擦力
帶著空氣一起下去
空氣到了水裡後
又要浮起來
跟後面的水跟空氣撞在一起
這樣上下交錯亂竄的現象
其實在我們家裡的水龍頭下
一天到晚都在發生
可是水龍頭的水量怎麼跟尼加拉瓜瀑布比﹖
所以這個現象我們很少經歷過
很難形容
但淑玲說跟颱風一樣
我覺得這非常貼切
#1 在岸邊隨時會看到船在下面跑來跑去
因為二十分鐘就一班了
#2 加拿大邊的登船點
#3
#4 美國邊的登船點
早上人還不多
船沒坐滿
#5
#6 靠近第一個瀑布(美國瀑布)時還不太精彩
因為底下都是亂石
船靠近不得
但大家就開始興奮了
我們上船時排在比較後面
一上船比較靈光的人就往瀑布那邊擠
等我會過意來
已經來不及了
只好站在離瀑布較遠那邊
正在想說怎麼辦
Elissa 說沒關係
等回程時我們就靠瀑布了
這是這趟旅程另一個令我高興的地方
Elissa 有開始在思考了
#7
#8 擦身而過在回程的姐妹船
#9
#10 開始熱鬧了
#11
#12 確實是狂風暴雨
#13 跟滾水一樣
#14
#15 就是為這個買的防水相機
#16 這台鏡頭太大
不像是防水的
但也豁出去了
#17 掉頭了
果然換我們靠瀑布這邊了
#18
#19 瞬然由狂烈變成平靜
#20
#21
#22 又是一船要去玩水的人
#23
Thursday, August 26, 2010
還在尼加拉瓜瀑布
#1 因為重點在加拿大這邊
所以我們中午就過河入加拿大境了
可能是不景氣
我們中午就可以 check in 了
#2 加價住高一點的樓層
各樣設施相當滿意
#3 放下東西就出去逛
天氣很好
#4 這個斜軌纜車以前沒有注意到
坐起來還蠻好玩的
包括在套票裡面
但回來的時候人多
要排隊
就比較不好玩了
#5 因為一趟才載 40 個人
排了好幾班
#6 Elissa 跟淑玲最有興趣的竟然是吹玻璃瓶
#7 看的人很多
我擠不進去
#8 只好遠遠的拍藝術照
#9 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沒時間走近去看
#10 人不太多
#11 我猜淡水很快就會搞這玩意
#12
#13
#14 晚上就在旅館隔壁吃很鹹的 TGI Friday
#15 吃完飯就回房間不出去了
#16
#17
#18 變不出什麼花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