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喜歡逛菜市場,最喜歡的就是大阪的黑門市場
每次到大阪,幾乎天天都要去一趟,但這次稍有改變
因為不再住在它對面,而且感覺也不一樣了
# 1 雖然不住它對面,但只要走 10 分鐘吧
# 2 從南邊的入口進去,人比較多的是北邊跟西邊的入口
# 3 這一段人比較少
# 4 隨著市場觀光化,我比較不敢對著店鋪拍
# 5 這邊客人比較多
# 6 強調免稅就是要招徠觀光客
# 7 賣豆漿的高橋有兩家,我們比較喜歡裡面老夫妻開的那家
我還記得第一次跟他們買豆漿時是太太出來招呼,我說 “二杯お願いします”
然後背對著我的先生跟太太兩人都定住了一下,約半秒後才繼續動作
我到現在還想不通是怎麼一回事。那句話我練習了很久,應該沒有錯
也許用 “ください” 就可以,但我一向講話太客氣,不知道是不是這樣造成他們的困擾
# 8 這招牌就是他們的,先獲得許可了才拍
拍照這麼多年以來覺得最近幾年攝影環境的變化最大
因為手機攝錄影功能增強,很多原來不拍照的人也開始拍了
本來只被我騷擾的人現在要被一大堆人騷擾,而且大部分人比我更沒分寸
所以我很同情他們,自己也漸漸拍得比較少
# 9 要拍也盡量用不被人討厭的方法,通常是舉高拍一下就收回來
# 10 本來兩家超市現在只剩中川一家
# 11 只剩一家了,生意應該還不錯
# 12 另外一家改成 mini food court
# 13 在裡面繞一圈但不好意思拍,基本上靠牆有五六擔賣典型日本食物的
像生魚片,拉麵,炸豬排,小火鍋之類,客人買了坐在中間吃給路人看
# 14 這家生意最好,價錢並不便宜但生魚片切得很大塊
# 15 生意好的通常比較不介意被拍
# 16 這家賣神戶牛的生意也不錯
# 17 上次還沒成立的遊客中心,看來市場很歡迎觀光客
它提供一些服務像充電, Wifi,行李寄存,賣土產等,相當實際
# 18 這家賣醬菜的沒有轉型,其實轉型的還是佔少數
對於市場觀光化我有一個很自私的想法,我不喜歡
東京築地跟京都錦市場在我去之前就是觀光勝地了,我沒有意見
但我很不喜歡看到黑門市場從在地人的市場變成觀光客的市場
我在 2011,2013,跟今年 2017 的經驗是每況愈下
基本上觀光客跟傳統市場是不相容的
傳統市場賣的東西大都需要回家再處理,只有在地人會買
觀光客沒有做飯的空間與時間,他們需要的是當場能吃的熟食
觀光客到傳統市場只是在妨礙別人工作而已
我深深知道自己的角色所以在市場裡是戒慎恐懼,努力減少自己的負面衝擊
當大批觀光客湧向傳統市場後,市場接受這個事實,開始轉型,開始賣熟食
這是他們的生計,我不反對,只能自私的承認我不喜歡,我少了一個好玩的地方
但我很同情那些無法轉型,或不想轉型的店家
身為觀光客但不喜歡日本政府推廣觀光的策略,是一個很自私的態度
大家看到的是觀光事業帶來的商機,但我有兩個想法
觀光客帶來的錢潮受利的是少數,但觀光客帶來的衝擊受害的是大多數
看看觀光客對淡水的影響,我不相信在日本會不一樣
這利害不均的問題可以用好的政策來減緩
結果還是會不盡理想,但我們必須接受,因為世界在變
所以我不會盲目的反對發展觀光,但我會靠北政府配套措施不夠
第二點是觀光事業帶來的利益如何計算
去年到日本的觀光客包括購物每人平均消費約 1750 美金
假設因為政府的推廣,多了一千萬觀光客,總消費增加 17.5 Billion
如果日本 GDP 是 4938 Billion,這些觀光客貢獻了 0.35%
值得嗎?我相信日本政府一定認為值得才這麼做,我只是覺得很可惜
我喜歡去日本是因為他們付出很大代價來維持我喜歡的東西
我是在享受他們的犧牲
很少國家會花那麼大的心血去維持他們的傳統文化
沒有國家的人民會犧牲那麼多的個人自由來維持一個被我認可的社會秩序
但失落的二十年還沒結束(經濟學家說結束了,但我認為實質還沒有變)
日本人無法再維持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了,我覺得很可惜,但可能免不了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但誰能停止時間?
我已經默默的接受日本不免將要劣化
# 19 非常典型的市場小店,不知道它還能撐多久
那 makeshift 的架子本來不曉得是做什麼用的?賣那點商品,可以賺多少錢?
裡面的冰箱是那個年代的?門眉上的廣告是誰寫的?
看到這些給了我很多想像他們怎麼過日子的空間
這比起吃得到稍微便宜一點的生魚片更有意思吧?
# 20 有賣河豚給觀光客站著吃
我可以接受站著吃,但我覺得站著吃高貴的食材有點奇怪
這可能是我的問題,台北市的上引水產也賣進口魚貨給人站著吃
# 21 這輛媽媽腳踏車一定是當地人的
# 22 裝潢不錯的咖啡廳門可羅雀
有人把門口整理得很漂亮,有人佔用走道讓人站著吃的,市場公會怎麼擺平這個差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